大连化物所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8日 栏目:会议纪要

时间:2024123

地点:交流中心第一、二、三会议室

共有18位学位会委员参会(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参会(18人):李灿、王峰、陈萍、王树东、叶明亮、冯亮、李先锋、张涛(线上)、张东辉(线上)、张丽华、邵志刚、范峰滔、金玉奇、周永贵、周雍进、徐兆超、黄延强(线上)、傅强

应参会21人,实际参会18人,符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条例》 (化物所发[2013]68号)要求(到会委员不得少于全体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

主持人:李灿

列席:任泽峰、刘会娟、郑树梅、张文豪、杨华、吴燕青、何熠辉、王艺润

会议内容:会议就2025年冬季研究生学位拟授予、人才直聘博导事宜进行审议表决,就研究生招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等相关事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各学科研究生学位拟授予情况介绍

二、研究生学位拟授予表决

会议审核了申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名单,各学科负责人介绍了申请学位人员情况。根据我所学位授予条例规定,经全体到会委员审议和表决,通过拟授予鄂文龙等48名人员博士学位,宋澳旋等9名人员硕士学位的决议。

同意GANIYU AYODELE AJIBADESYED KAZIM USMAN2人学位缓授予。请导师务必加强上述学生论文指导工作,争取在国科大缓授予两年期限内授予学位。

三、人才直聘博导事宜

经人事处认定、研究生部审核,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评议认定,根据《大连化物所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相关规定,建议聘任夏攀、方晔、陈若天、王晓恩等4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四、研究生招生情况汇报

研究生部主任刘会娟作了《2024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专题汇报,就2024年度招生成效及我所目前招生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汇报。委员们针对我所研究生招生培养全流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

1、在新创期刊发表文章申请学位。对于新创期刊,需关注新刊创刊出版社及期刊编委会成员等关键信息,对新刊水平进行研判,可请学科负责人帮助审核把关,经学科负责人审核认可的新刊论文可以作为申请学位的成果。

2、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于人才直聘博导的导师,必须加强上岗培训,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招生。此外,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加大前端基础学科人才导师占比;加强全所导师培训,提升导师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导师在招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3、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招生培养质量。在保证国际学生规模的同时,应做好国际学生生源高校背景调查,了解留学生所在国家教育体系情况,特别是对目前我所留学生来源较多的巴基斯坦,调研该国家高校或科研机构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学科水平,在我所导师招生时给予提醒。逐步完善国际学生的培养全流程,提高研究所的国际影响力。

4、博士招生加强硕转博分流,争取更多博士指标。

进一步完善博士招生考核管理办法,加大转博考核分流力度。对于第一次转博考核,可以进一步严控比例;同时做好研究生学业规划的正向引导。对于硕转博学生,遵循自愿原则,要充分征求导师意见,同时需要征求研究组组长建议。

此外,研究生部要积极向国科大争取招生指标,同时加强和高水平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博士招生规模。另外,研究生部需根据研究所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博士名额分配方案。

5、多措并举,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1)充分发挥导师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学位会委员要起带头作用,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招生宣传。导师在与高校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术上的交流,也要注重对本科生的科普宣传教育,以普适性的报告展示我所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突出我所综合科研实力,吸引优秀生源。发挥在所研究生和校友作用。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正向引导研究生自发向其母校宣传研究所优势。

2)招生关口前移。与高水平高校联合办班,利用每年暑期实践机会邀请联合办学本科生来所实践,鼓励我所导师为暑期实践本科生上课,既增强学生对我所的了解,又给导师们创造了提前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3)进一步丰富夏令营活动形式,增加招生宣传途径。从学科角度做一些系统性培训,开设从基础知识到科研仪器操作方面等一系列的培训课程,真正促进本科生对卓越科研平台的接触及认识。同时,应密切关注各高校夏令营开展情况,合理制定夏令营活动计划。

4)采取合适的推免生招收比例。现在我所推免比例接近90%,比例已经比较高。建议给统考学生保留一定比例。在统考招生中,建议采取一级学科大类招生。

5)优化学科方向,特别突出新兴研究方向宣传,提升招生吸引力。招生学科由教育部规定,但招生方向应与时俱进,突破常规,突出导师和我所优势,提升对学生的吸引力。

6)进一步丰富招生宣传途径。针对高校学生目前喜欢的媒体传播方式,采用更加契合他们需求的宣传途径,如B站、抖音等组建学生宣传队伍。

6、关注延期学生心理状况及学业进展,关注所内研究生自闭、焦虑、抑郁等心理情况。


上一条:大连化物所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纪要 下一条:大连化物所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