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0日 栏目:培养方案

     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规定,根据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达到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所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服从国家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较为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要熟悉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良好的科学作风,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的能力;有胜任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能力。
3、熟练掌握英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英文资料。
二、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采取课程学习、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含休学)。
1、第一学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公共必修课和有关专业基础课,课程学习阶段,要求至少修满30学分。
2、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原则上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4、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我所,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以我所导师指导为主,所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联合指导。
三、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我所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科专业为: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各专业和研究方法请见当年招生目录。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应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完成全部公共必修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其他课程的学分要求。个别学生因特殊需要在其他高校完成硕士课程学习的,需经我所研究生部批准及导师签字后,按照中科院研究生院和大连化物所硕士学位学分要求,完成硕士课程学习。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9学分。其学位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学位课7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和硕士英语以及《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
(3)工程硕士必须修读《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专业英语》和《伦理工程》四门公共课,共计5学分。
本所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课程体系为准。
五、必修环节及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1学分)、阶段报告(1学分)、学术报告(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总学分为5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要突出新见解和应用价值。
(二)学位论文选题
1.学位论文要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科发展和导师科研任务,从学科的前沿课题或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中选题。
2.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3.学位论文选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从事科研工作或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搞清楚主攻方向上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应尽可能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就选题意义、前人相关成果、材料基础与实验条件、拟采取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广泛地听取专家意见。
研究生应就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导师和指导小组应严格把关。研究生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在导师指导下,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硕士生应于第三学期期中前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论证:选题的科学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条件、实施方案、预期目标以及进度计划等。
3.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签字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3~5名专家评审,其中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不少于2名。
4.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归档。
5.开题报告如需调整,由导师提出书面意见,经研究生部同意后方可进行。
6.评审要求
(1)文献综述(具有独立搜集资料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论述精辟、全面);
(2)学术见解(把握学科前沿,学术思想开阔,选题新颖、合理,重点准确,预期目标得当);
(3)实验研究方案(所选研究方法先进、适当,技术路线严密,措施得当,掌握技术资料准确,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合乎逻辑,有预见性,工作安排合理、紧凑);
(4)表达能力(表述清楚、准确,能正确回答问题)。
(四)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士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研究生需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研究生需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研究工作做出中期总结汇报。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五学期初完成学位论文中期报告。
2.中期报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论证:技术路线、进度、资料与数据、结果等。
3.中期报告经导师审阅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3~5名专家评审,其中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不少于2名。
4.评审专家对中期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交给研究生部归档。
5.中期报告如需调整,由导师提出书面意见,经研究生部审批后方可进行。
6.评审要求
(1)技术路线(与原选题报告中的实验装置—仪器、实验方法相符或改动之处优越性明显);
(2)进度(按原计划完成);
(3)资料与数据(亲自动手所得,记录完整,数据处理科学、准确);
(4)结果(达到预期目标,下一步工作思路清晰)。
(五)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研究组的学术讨论会以及国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以及社会公益、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报告参加次数不少于10次,社会实践参加次数不少于1次。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记录在《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表》中,申请答辩前由导师签字认可交研究生部备案,可取得3学分。
六、学位论文与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的内容和格式见论文撰写要求的有关规定。论文的导师署名,最多不得超过两位。硕士生用于论文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年。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及程序按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位授予条例》执行。硕士研究生要求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以本人为第一作者的形式(导师署名不计在内),在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被接受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含一篇)。符合上述条件,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我所学位授予条例科研成果要求者,方能申请学位。未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结业办理。
七、其它
   培养方案是制定招生计划、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经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实施。

上一条:教学管理-处级-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研究生科普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