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9日 栏目:博士招生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七十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大连化物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共规划筹建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0个研究部和1个研究平台。大连化物所还拥有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连化物所围绕国防安全、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广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工作,设立化学激光研究室、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部等五个研究室。另外,大连化物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和SABIC-DICP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2016年以来,大连化物所按照中科院的统一部署,经过反复研讨和凝练,确定和完善了研究所“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规划,即,一个定位:“以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平台,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化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能高效转化、可再生能源等洁净能源领域,持续提供重大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四个重大突破:“基于自由电子激光平台的能源化学转化本质与调控,以合成气制乙醇为代表的化石资源转化利用,新型动力电源与储能技术,以化学激光为代表的化学能高效转化”;九个重点培育方向:“太阳能光-化学和光-电转化技术及科学利用,秸秆催化转化利用技术,甲烷和合成气直接转化制高值化学品,微反应技术,基于组学分析新技术的转化医学研究,寡糖农用制剂创制及应用推广,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设备,绿色高效推进技术,高通量、高效富氮膜技术”。

2017年10月,中科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筹建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按照国家实验室体制机制模式运行,加快构建“1+X+N”开放融合的创新组织体系,组建能源领域强大科技创新“集团军”。2018年4月,中科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启动实施“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先导专项,总经费16亿元,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实现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的融合发展,为构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争取建设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创造条件。

       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8年底,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大连化物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大连化物所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现有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195人。截至2018年底,在读研究生1001人,其中博士629人,硕士327人,留学生45人。已培养研究生2843名,其中博士1948名,硕士895名。设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172人。毕业的校友中,有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28人入选国家引进人才项目,30人获杰出青年基金支持,14人获优秀青年基金支持,13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7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8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13项。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1年到2018年,大连化物所发表SCI论文总数733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2432篇,74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Chem.、JACS等顶级学术刊物上(IF>9)。出版科技专著24部。

    2011年以来,大连化物所累计申请专利6716件,其中发明专利6090件,累计专利授权231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01件。

    大连化物所主持出版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催化学报)和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学)以及国内色谱领域核心期刊《色谱》。其中,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和Journal ofEnergy Chemistry在国际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期刊中位居Q1区,其2018年SCI影响因子分别为3.525和3.886。

研究所依山临海,环境优美,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一流条件。研究生在学期间实行奖助学金制,根据攻读学位和科研课题的不同,可获得国内一流的奖助学金。此外,研究所拥有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丰富的图书情报资料、充足的科研经费,为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高技术课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所为在所研究生和每年入学新生设置了多项冠名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实习基金(总计约250万人民币/年)。研究生奖助学金(含学业奖)博士4333-6750元/月。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学子加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让我们和你一同为你的前途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明天携手共进!

大连化物所2020年博士生普通招考为一次(秋季入学),预计招收统考博士生30人左右。详细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情况见《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www.gsc.dicp.ac.cn/doshow1.php?id=955)。

一、培养目标

       我所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证);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获得本科毕业证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者不予认可。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硕士结业证书且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全国统招统考录取的双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但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报考。

       (四)我所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3. 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4.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5. 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同意报考。

       6. 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其中,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考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7. 我所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得以硕士应届生身份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在职考生还须征得工作单位书面同意)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五)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3.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六)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各相关培养单位确定。已被确定接收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报名,无需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招生网报。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3.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八)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我所和导师进行如实说明,并按照报考的培养单位相关要求执行。如不能按照培养单位和导师要求保证学习时间的,不予录取。

       (九)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十)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网报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考生在报考前须与大连化物所研究生部或导师取得联系。所有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申请-考核制方式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

       (一)网上报名时间

       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9年10月10日-10月14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只有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没有普通招考的招生方式。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9年12月12日-2019年12月29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核和普通招考两种招生方式。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进行博士生网上报名,参见《大连化物所2020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网报公告(统考考生)》。

       (二)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三)“申请-考核”制考生导师审核

       1. 研究生部根据《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招收及培养管理办法》和导师当年度已录取学生人数核定招生名额,向导师核发《报考导师初审推荐信》。

       2.考生在2019年12月5 -14日期间,将《大连化物所2020年博士入学考试考生情况汇总表》(excel表,点击下载)、发表论文、获奖情况、能证明本人学术水平的其它材料,发送邮件至报考导师,同时抄送至yanghua@dicp.ac.cn;邮件标题和excel附件表格的命名方式统一为“2020博士统考+姓名+硕士学校”。

       3. 导师将根据招生名额和考生情况,进行初选推荐;并将《报考导师初审推荐信》交至研究生部。

       4. 未获得《报考导师初审推荐信》的考生,须在12月29日前继续联系其他导师,直至获得导师初审推荐。注意:考生请勿以群发邮件的方式联系导师。

       (三)“申请-考核”制考生提交材料

       考生须在我所网报截止时间前(2019年12月29日),向我所研究生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请按照顺序整理):

       1.《报考博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从我所研究生部主页下载http://www.gsc.dicp.ac.cn/down/zs/bsbkcns.doc)。

       2.博士网上报名系统生成打印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信息表》,其中考生自述内容应包括科研经历、研究兴趣、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等,须考生本人签字。

       3.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的两名教授/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的“专家推荐书”,对考生的以往科研工作及学术水平等做出评价。

       4.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印在同一张A4纸上)。

       5.能证明考生学术水平的其它材料,如发表的学术论文首页(请勿提交未接收或未发表的论文;如导师为文章第一作者,同时需提交导师签字的说明)、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报告、专利(受理或授权通知书、专利申请时的可证明学生排序的作者排序页)、获奖情况等复印件。

        6.考生档案所在单位加盖公章的《政审表》(从我所研究生部主页下载http://www.gsc.dicp.ac.cn/zsxx/bszsb.doc)。考生政审意见应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

       7.报考类别为“定向”的考生,须提供所在单位提供“同意报考”的书面意见(格式自拟),并加盖所在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公章。

       8.获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位认证书的复印件。

       9.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硕士在学期间的课程成绩单原件、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成绩单复印件、学生证复印件、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报告。

       10.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攻读学位期间的课程成绩单、硕士或博士论文评议书、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一般在学位授予单位,复印后由档案部门加盖公章)、学历证书复印件、学位证书复印件、学位论文全文。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上述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及报考单位的要求提交其他有关材料。

       (四)我所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材料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信息上报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我所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

四、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分为“形式审核”和“学术审核”两部分。

      “形式审核”:对考生的报考条件及考生所提供材料和数据的一致性、真实性、合理性、完备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形式审核”不通过者,不发放准考证。

      “学术审核”:将根据报名情况确定淘汰率。重点审查考生业务能力和培养潜力,对每一名考生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打分;平均分不低于60分审核通过。“学术审核”不通过者,不发放准考证。

、综合考核

        2020年我所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获得导师初审推荐,并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有资格参加我所“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暂定在2020年2月下旬-3月上旬,请考生关注我所网上“日程安排”和“复试规程”的相关信息。

综合考核详细内容,请参见《大连化物所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第五章综合考核”相关内容(http://www.gsc.dicp.ac.cn/doshow5.php?id=449)。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少干计划”)不参加上述“综合考核”,须按国科大要求,参加外国语:2020年3月14日(周六)上午8:30-11:30;和两门业务课考试,届时请考生留意网页通知。

        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上述“综合考核”,还须参加政治理论加试:2020年3月15日(周日)下午2:00-5:00,及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考试时间另行通知,加试科目与初始科目不同),届时请考生留意网页通知。

六、体格检查

        体检由培养单位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七、录取和入学注册

        (一)根据我所招生计划和学科规划、结合考生录取成绩,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各门成绩达不到规定的分数线的、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二)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

       (三)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普通公开招考考生,录取时必须转考生档案。未能将考生档案转至培养单位的,取消录取和入学资格。

       (四)被录取的考生应在我所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任何考生均不得以保留入学资格等方式延期入学。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以书面形式向我所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无故逾期10个工作日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五)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0年9月1日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六)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0年9月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八、收费及待遇

        我所2020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的所有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

       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的,入学后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九、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我所招收的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主要为全日制,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1.普通招考博士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

       2.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5年、6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3.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直博生,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

十、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一、就业

        非定向博士生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定向培养的博士生毕业时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

十二、其他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考生可同我所研究生部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结点)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

       联系人:杨华  熊博晖

       电  话:0411-84379457 0411-84379006

       E-mail:yanghua@dicp.ac.cn  xiongbh@dicp.ac.cn

       地  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研究生部

       邮  编:116023

       网址:http://admission.ucas.edu.cn/ http://www.gsc.dicp.ac.cn

上一条:关于2020年春季入学博士生网上报名的通知(仅限部分2017级学术型硕士生) 下一条:关于2020年春季入学博士生网上报名的通知(仅限部分2017级学术型硕士生)